環保水性漆着色施工需滿足以下條件,涵盖環境、基材、工具及操作規範四大方面,以確保施工效果與漆膜品質:
一、環境條件
溫度
Z低要求:施工環境溫度需≥5℃,Z佳範圍為10-30℃。
低溫影響:溫度低於5℃時,漆膜幹燥速度顯著下降,易出現流掛、泛白等問題。若須低溫施工,需采取增溫措施(如使用電暖器、紅外燈),並延長幹燥時間。
濕度
控製標準:空氣濕度需≤80%,濕度過高會導致漆膜幹燥緩慢、表面發黏,甚至引發黴變。
高濕應對:濕度>80%時,需使用抽濕機或加強通風,避免在陰雨、霜雪天氣施工。
通風
通風要求:施工區域需保持空氣流通,以加速漆膜幹燥並減少異味。但需避免強風直吹,防止漆膜表面過快幹燥導致開裂。
封閉空間:若在室內施工,需開啟門窗或使用排風扇,確保空氣循環。
清潔度
環境清理:施工前需清潔現場,清除積塵、飛灰及雜物,防止雜質嵌入漆膜影響美觀。
基材保護:施工區域周邊需用塑料布或報紙覆盖,避免漆料溅落汙染其他物品。
二、基材條件
平整度
表面處理:基材(如木材、金屬)需平整光滑,無毛刺、裂縫或凹陷。需用砂紙(如360目)打磨至表面細膩,並用濕布擦拭幹凈。
釘眼修補:氣釘釘入較淺的釘眼需加深修補,修補前需清理孔洞內的灰塵和雜質。
幹燥度
含水率:木材含水率需≤12%(部分標準要求≤20%),過高會導致漆膜起泡、開裂。可通過濕度計檢測,或放置幹燥劑加速脫水。
油汙處理:基材表面需無油、蠟、灰塵等汙垢,易返油的木材(如松木)需先用漆片與酒精混合液(1:3比例)封閉油質。
膠合強度
膠合部位:板材與板材、板材與線條的接縫處需用白乳膠膠合,並等待72小時以上至膠質完全幹燥,確保Z佳粘合強度後再施工。
三、工具與材料條件
工具準備
刷塗工具:選用短毛、薄邊的羊毛刷(3寸或4寸),底着色工藝需使用厚毛棕毛刷。
噴塗工具:噴槍口徑建議為2.0mm,施工前需安裝油水分離器,並確認氣管幹凈無油。
輔助工具:砂紙、濕布、油水分離器、攪拌棒、過濾網等。
材料準備
水性漆選擇:根據基材類型選擇專用漆(如木器漆、金屬漆),並確認商品包裝上的適用範圍。
色漿調配:使用水性專用色漿,按比例加入清漆面漆中(面着色時色漿比例≤15%),攪拌均勻後過濾再使用。
底漆處理:施工前需塗刷水性底漆,填補裂縫和凹陷,增強附着力。
四、操作規範條件
薄塗薄刷
塗刷原則:水性漆需薄塗多層,避免一次性厚塗導致流掛、開裂。每層幹燥後再塗下一層,確保漆膜均勻。
噴塗技巧:面着色時采用薄噴多次作業,噴槍距離基材20-30cm,勻速移動避免局部積漆。
幹燥時間
層間幹燥:底漆塗刷後需等待足夠時間幹燥(通常2-4小時),未完全幹燥前不得叠放板材,防止粘連。
Z終幹燥:施工完成後需等待至少7天,確保漆膜完全固化後再接觸水或使用保護劑。
安全防護
個人防護:施工時需佩戴口罩、手套及護目鏡,避免漆料溅到皮膚或眼睛。
兒童與宠物:施工區域需封閉,防止兒童或宠物接觸未幹燥的漆膜。